为应对国际贸易体系的离散化倾向,帮助川企选择走向国际化的新路径,春节后,我从西双版纳景洪直飞老挝首都万象,然后沿中老铁路考察了老挝的“双遗产”城市琅勃拉邦、孟赛省、老挝经济特区磨丁、中老经济合作区磨憨。途中考察了央企中电建海投公司建设的老挝湄公河一级支流南欧江全流域中的一级电站,考察了日本人1975年建设的南俄河一级电站,访问了中老铁路货运部主管、中铁云投,考察了中资企业和美矿业、JHC咨询投资、川赛木业,老挝磨丁经济特区,中国云南磨憨经济合作区。
老挝国土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人口758万,人均GDP刚过2000美元,是联合国认定的45个*不发达国家之一。正因如此,41个发达国家对老挝实施了特殊关税优惠。
一,老挝国家不大,消费水平低,但贸易潜力大。
中老昆万铁路由中方投资70%、老方投资30%、完全按照国铁I级标准建设的客货混营铁路,全程1035公里于2021年12月3日全线通车。设计时速160-200公里/小时。铁路开通*年,运送货物5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10万吨。2024年进出口货物478万吨,提前7年达到*银行贷款评估时的目标货运量。其中,中国出口货物120万吨,进口货物358万吨。出口货物经老挝转运19个国家,进口货物直达中国31个省区。昆万铁路通车三年,累计发送旅客4292万人次(老挝段742万人次),运输货物1074万吨。除此以外,在中老边境的磨憨-磨丁公路口岸,2024年过货量也达到480万吨,超过2009年设计能力8倍,并出现长时间排队等候过关的情况。目前,中方已开工建设12通道的新过货口岸,预计9月建成通关,过货能力将提升至1300万吨。
2024年,中老贸易额586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中国进口324亿元,增长22.6%,出口261亿元,增长10.6%。均超过我国对*大贸易伙伴东盟的增速。中国运往老挝的商品主要是机械类如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电机类如电机、变压器、电缆,钢铁及制品以及化学品如化肥、橡胶等4000多种。中国从老挝进口的商品集中在矿产品如铁、铜、铝、稀土等,农产品如木薯、谷物、水果、甘蔗、中药材等,木制品如木材、木浆、纸板以及钾肥等300多种。相比中老铁路开通前的2021年,中老贸易额增长2.1倍。
在中老铁路开通一周年之际,成都开出了首列开往老挝万象的货运列车,满载电动自行车、家电、瓷砖、灯具等,全程2300公里,是四川出海*短的通道。两年间,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开行中老国际班列190列、四川各市州开行中老班列300余列。2023年7月,中国首列“澜湄蓉”全铁快线从成都开出,直达泰国罗勇,时间缩短到72小时。2024年4月,成都首发“中老泰马”快速直达货运列车驶往马来西亚巴生。比传统海运节约时间50%、运输成本20%。不过现在开通的中老泰铁路从万象出境到泰国的廊开以远是老旧的米轨铁路。廊开站的转运,是该路线的一个卡点。
据泰媒报道,今年2月4日泰国内阁会议批准了中泰铁路合作二期工程,建设廊开-曼谷高铁中的廊开-呵叻段(一期工程呵叻-曼谷段由泰国建设,2017年开工,将竭力确保2028年建成通车)。二期项目计划2025年开工,2031年建成。届时人口是老挝10倍、人均GDP是老挝3.5倍的泰国,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更大增长点。下一步,如果泰国的克拉运河计划落成,不仅运距缩短,马六甲困局也能彻底破除。这条路,将成为黄金之路。
二,老挝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与中国互补性强。
东南亚*的跨国河流——澜沧江-湄公河干流全长4880公里,流经东南亚六国,其中水量*(水能蕴藏量占全流域60%)、流经*长(1865公里)的是老挝,另还有200公里以上的支流20多条。政府预计全国水电资源26GW。从每年11月--第二年5月旱季的情况看,老挝应该有非常好的光伏资源。南部省份勘测有高达1899kwh/平方米以上的辐射量。
老挝是东盟*的电力出口国,全国电力装机11.63GW,水电占比83%,煤电16%,生物质和光伏发电占比1%,发电能力561亿千瓦时。其中老挝国网装机4.46GW,发电量140亿千瓦时。老挝电力富余,国内用电量97亿千瓦时,国家网对网年出口量43亿千瓦时,约占全国70%以上的发电量由独立发电厂直接向国外供电,出口市场主要是泰国、柬埔寨和缅甸。枯水期进口电量13亿千瓦时,96%来自泰国。老挝国内用电量中,工业部门占62%,居民占24%,商业部门占10%。据老挝能矿部预测,2030年老挝国内用电量低水平将达138亿千瓦时,高水平将达204亿千瓦时。与中国南方电网有115kV线路连接,计划建设500kV连接线路。
老挝人口年龄中位数24岁,城市化率37.9%。普通工人月均工资100-200美元。省长月工资450万基普(折人民币1500元)。有较长期的劳动力资源供应。
老挝年均气温26摄氏度,年降雨量2000毫米,*少降雨量1250毫米,是非常优良的农作物生产区。政府允许土地私有,但外国人不能购买。土地租期可达50年,特殊情况可达75年。租金6-9美元/公顷.年,川赛木业在孟赛省孟赛县租地种桑养蚕,实际租金100余元人民币/亩。可用非正规方式购买,约10000元/亩。
因政府缺乏资金,全国地质调查程度很低,资源底数不清。矿产资源多未开发。从2024年我国从老挝进口矿产品可以窥其一斑:铁矿石410万吨、铜精矿18万吨、铝土矿154万吨、贵金属矿1.8万吨、稀土化合物1万吨,黄金730公斤;钾肥207万吨(据中国钾肥开发商提供数据,老挝钾资源储量133亿吨{折氯化钾},是我国的13倍。这些均为我国*短缺的矿产品。
三,老挝政局稳定,对华友好,社会和谐,营商环境较为宽松。
老挝从1975年建立人民共和国,50年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对华友好,保持了国内政局稳定。国家奉佛教为国教,65%民众信奉佛教。主体民族大多与中国傣族有历史渊源,60%的老挝话与傣语相通,均以4月13日泼水节为新年。民众处事平和。据中企川赛木业介绍,工厂在当地经营20余年,与村民相处和谐,即使发生矛盾,从未出现村民围攻工厂的现象,均通过当地政府调解协商处理。工厂有诉求,可以直接面见省长反应。老挝已有相当一批从中国毕业的留学生进入中企服务。如为我们担任过翻译的就有广西师大、沈阳理工、四川轻化工大学的老挝留学生。
国家实行开放政策,鼓励外资进入。中国是老挝*的投资国。在经济特区,老挝实行增值税5%,个人所得税5%,企业所得税0-12%,在农业、旅游、教育和医疗以及经济特区,外资可享受所得税减免,*长可达10年;在制造业、农业和出口行业,可获增值税减免或豁免;在经济特区,外资企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关税等多项优惠政策,较低的土地租赁费和长期租赁权;资金汇兑自由。作为*不发达国家,享受欧、美、加、澳、新、日、韩等41个发达国家普惠制待遇,在欧盟享有除武器外其他老挝原产地产品一律零关税、零配额。
四,老挝磨丁经济特区--中国磨憨经济合作区正加快建设。
为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深入发展,扩大“一带一路”通道,中老两国*领导人亲自摹划推动,在两国相邻的边境小镇磨憨-磨丁建设经济合作(特)区。2015年两国政府签署《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共同总体方案》,这里成为昆曼国际大通道、泛亚国际铁路中国跨境东南亚首站,成为中老共建共营、产城一体的合作区。老方在啷南塔省磨丁镇规划16.4平方公里,引进云南民营企业海诚集团组建特区管委会,由海诚集团董事长担任管委会主席,全资开发运营。目前已建成占地3500亩、建筑面积47220平方米的国际保税物流加工产业园,正在招商。中方在西双版州纳磨憨镇规划7.8平方公里建设中老经济合作区。原由西双版纳州开发建设。2021年中老铁路开行后,云南加大了开发力度,2022年昆明市*托管磨憨镇。昆明市引进中铁云投增资入股平台公司,共同组建了经济合作区管委会,由中铁云投融资为主开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区功能定位为:港城、产城、站城、康城。中老方管委会建立了定期会商*,目前已初步商议共建一个境内关外的跨境围网区,内设国际商贸服务区和南坡国际产能合作区。商贸服务主要布局金融会展、文旅、保税物流、教育医疗;国际产能合作主要布局战略金属、钾盐、粮食及农副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纺织服装、电子产品、农机、五金机电等。目前中方已结合公路口岸的新建,规划关口后移方案,老方尚未见实际行动。中方在南坡国际产能合作区已开发一期2926亩工业用地,昆明市发动所属区县分块建设“飞地园区”,已签约10余个项目,现场仅见一家服装加工企业开工生产。
五,四川企业比较理想的跨境开拓市场试水地。
根据我省两办印发的《2025年全省经济工作要点》要求“支持新能矿、石化、现代农业等优势行业链式协同出海”,以及四川多年积累的产业优势,有以下产业在老挝可为。
1,较低的营商成本有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可以考虑支持农业辣椒种植、蚕桑种养殖行业赴老挝发展。四川食品产业中的火锅调料、豆瓣等调味品需求量大,品质要求高,四川农业完全不能满足辣椒原料供应。老挝土地资源多,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光热条件好,所产辣椒辣味比川产重,非常适合发展成为四川调味品生产基地。四川丝绸业有百年积累行业优势,利用老挝廉价土地和劳动力优势载桑养蚕,可重振四川丝织业。此举,还有利于提高老挝土地利用率。老挝雨水充沛,水资源丰富,但因资金不足,水利设施缺乏,雨水时空不均,旱季时间长,农作物实际上只能一年一熟。我们看到,在现在旱季,土地大多是荒芜的。如果将四川先进的水利技术引进老挝,建设水库、提灌设施,可以使老挝农作物从一年一熟提高到两熟、甚至三熟,在种植辣椒和桑树后,完全不影响当地的粮食生产。老挝长期的土地租赁政策,有利于长期的、基地化经营。
2,原产地变更,绕过出口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四川的
光伏制造业具有技术和规模的优势,但由于欧美的关税壁垒和四川的电价成本,使产业发展受到抑制。老挝的“原产地证书”可以突破欧美的关税壁垒。中国电建海投公司在老挝南欧江建有127万千瓦有完全年调节能力的水电装机,老挝电力市场消费不了,消费了也付不出电费,导致南欧江公司严重亏损。官司打到中国外交部、老挝总理府也没能解决。一个“优势行业链式协同出海”解决各方矛盾的方案是:推动四川能投与海投合作,在南欧江两岸协同开发丰富的光伏资源(给四川光伏企业创造一个市场),利用四川先进的水风光协同技术,通过南欧江5、6、7级水库库容实现水光互补调节,发电能力至少可达200万千瓦。像泰国在老挝架设专用输电线路出境一样,架设专用输电线路到磨憨-磨丁国际产能合作区(*近距离约50公里),电费成本3美分/千瓦时+输电成本。由此,四川光伏制造业无论成本、原产地证书、清洁无碳,可以全产业链笑傲*。
此方案,已与中电建海投南欧江公司总经理进行过深入讨论,他认同这也是挽救南欧江公司困境*的方案。
3,探索四川优势产业在磨憨-磨丁合作园区建设“飞地
产业园”,应对美国的加税政策。我国出口老挝产品品种多达4000余种,开通中老泰高铁后,以泰国及中南半岛的经济水平,南向出口品种和数量还会大幅增加。以四川*完整的产业门类,可以研究东南亚的市场需求,与云南省协商,在磨憨经济合作区围网区(磨丁一方工业用地成本更高)划出一块产业加工区建设“四川面向东盟的飞地产业园区”,利用合作区进出产品零关税与全程铁路运输低成本的有利条件,将四川的半成品在这里完成组装,以“made in laos”的原产地走向*。同时,以我省优势的地质勘探队伍,赴老勘察矿业,就地开采-粗加工,精矿运回国深加工。川企孟赛木业从家具业已转向铁矿开采,所产铁精粉品位可达65%,超过我省进口的澳矿、自产的攀西矿。和美矿业正联系四川地勘,对老挝部分金、铜、锡等矿点进行前期勘察。
对此方案,两方管委会表示“可以深入讨论”,毕竟,我们在现场看到的开发现状是:城多于产,房多于业。
2025年2月20日